直播网

【闪“药”青年】陈浩: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发布时间:2025-10-28 浏览:

陈浩1.jpg

一.基本信息

(一)专业班级:化学生物学2102班

(二)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三)专业排名:2/60

二.获奖经历:

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

多次获专业奖学金

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一等奖

陕西省天然药物微视频大赛二等奖

校级优秀大学生

优秀共青团员

社会实践先进标兵等荣誉

三.学生干部经历:

院团委社会实践部负责人

四.事迹讲述

(一)专业学习篇

对于生物和化学感兴趣的他,在专业分流时毅然选择了化学生物学专业。

“在我看来,能够同时学习生命活动和这些活动背后的化学原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像是擦玻璃,不仅可以看清玻璃,还能看清玻璃背后的东西。”陈浩说。

刚开始的学习并没有他想象中的一帆风顺,晦涩难懂的专业课本、有限的学习资源、不适应大学课堂节奏……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摆烂”,反而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逐渐适应了大学学习。

“我是比较喜欢结合课本来听课学习的,因此我会对教材有自己的偏好:排版舒服、图多,最好是彩色的……”为了丰富知识,学习感兴趣的专业课,他还有一套自己的推荐教材。

并且,他也总结了一套学习方法。在课前,他会认真阅读一遍课本,勾画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在课上,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找到课本上相关的部分,做好标注和笔记;在课后,多阅读课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章节的课后习题,也可以自己找习题来做;在考试前,一定要规划好时间重新阅读课本,重点阅读老师上课讲述的部分及期末复习课强调的部分,参照课本和PPT,整理相应的知识点并背诵,同时再做课后题/其他题。

(二)科学研究篇

“选择在有机化学方向进行科研训练,是因为在学习《有机化学》这门专业课时发现自己对它感兴趣,然后就和任课的王凤老师交流,选择加入王老师的实验室了。” 最初进入合成实验室时,他显得手足无措。“感觉自己什么也不会,笨笨的,完全和上实验课是两种状态。” 有机化学实验涉及的仪器较多、操作复杂、步骤繁琐,加之本科实验课的仪器、操作与科研实验室的并不完全一致,使得它对刚进实验室的新手并不友好。“但是王老师特别好,一步一步的带着我熟悉了整个基础合成的各种操作:旋转蒸发仪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试剂的取用与保存、移液枪的使用、无水无氧的操作、柱层析与薄层层析的操作等等。”为了进一步精进实验技能,陈浩也反反复复阅读了许多实验教材,他向大家推荐阅读《实用有机化学实验高级教程》《Advanced Practical Organic Chemistry》。 就这样,在完全熟悉合成的基本操作之后,陈浩以“杂环查尔酮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申请了一项科创项目,但是结果不尽人意,项目不予立项。尽管如此,陈浩还是决定继续做下去:“自决定加入实验室开始,我的目的便不是获得成果或者奖项,而是学到有用的东西。本科生嘛,首要任务还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在这之后的一年多里,他合成、纯化、表征确认了30个杂环查尔酮化合物;承担了合成化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初筛工作以及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菌丝的形貌和细胞结构,用分子对接手段研究高活性化合物可能的抗菌机制。实验结果和数据整理成了一篇论文,目前在投当中。

“那段时间真的辛苦,每天早上八九点就到实验室,晚上十一点才会离开,夏天实验室里很热,又穿着实验服戴着口罩,出实验室全身都湿透了。”虽然辛苦,但是陈浩觉得十分充实。“在实验室搭反应过柱子旋瓶子的时候,就好像回到小时候坐在家里地板上看小书堆积木拆闹钟的快乐时光。”

扎实的实验技能和经验,也让陈浩在陕西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当中拔得头筹,获得了有机化学实验模块的一等奖。

“不要着急拿到一个结果,踏踏实实地学习、钻研,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陈浩说。

(三)志愿实践篇

2021年秋,陈浩横跨一千多公里从云南省楚雄第一中学来到五台山上,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热衷于志愿服务的他,早在年满十八岁那个晚上,就成为了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同时,入学后他也很快成为了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和院团委社会实践部中的一员。

在实践部中,他很快培养出了更加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也正是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见闻:十四运、农高会、杨凌马拉松、校庆……

陈浩说:“我希望自己可以在奉献的过程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做一个有爱心的、对他人有用的人。”

(四)体育运动篇

“我觉得学习打网球,不仅培养了我的运动爱好,也培养了我坚毅的性格。”陈浩说,他是在小学的课外活动课上意外接触的,“那时每周两节课,老师会教一些挥拍击球的动作,然后再喂球两颗,能打到球的可以继续打,直到失误。”课下,陈浩便下定决心要把网球打好。

随着日复一日刻苦的练习,他的网球水平从刚开始在公园中找人一起练习被嫌弃,到后来,已经能够熟练地与人对打。来到西农,他更是先后加入了院网球队、校网球队,成为了甲组的队员。

在球场挥洒汗水的这段时间,他认识到了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也结识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陈浩在推免这条路上给予他鼓励和支持的挚友,是他的榜样和力量。

培养一项运动爱好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认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还是重要的压力缓解的出口。陈浩说:“感觉心情不好、压力大的时候就会约人去打球,狠狠抽上几拍,什么负面情绪就都烟消云散了。”

五.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记得最清晰的就是那段日子里,我总是先在QQ上询问王老师是否有空,然后把我修改好的申报书发送过去,再匆忙跑下宿舍楼,到她办公室里,边讨论边修改。她再把满是批注的文档发给我,我再继续修改。一直这样,把申报书改了七版。”

陈浩一直觉得王老师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是他在这之前从未感受过的,直到再聊起这件事情,他才明白了这是一种严谨与务实、严格与温柔。“也是这种气质的影响,让我在冗杂的大学生活里,寻找到了对有机化学的热情,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也让我摆脱了一部分焦虑、浮躁与功利,静下心来认真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认真思考自己想走的路”,陈浩说。

不仅如此,许许多多的老师都对陈浩有深深地影响:“逼”会他使用Origin的《分析化学实验》欧阳老师,鼓励他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大学英语》丁向东老师,让他学会使用MestReNove的《有机化学实验》周文明、张璐和汪洪玲老师,悉心解答问题的《物理化学》马海龙老师,教他熟练使用SciFinder、Chemdraw和Endnote的《文献检索》裴玉新老师,一直细心解答题目的《有机化学II》王正审老师……

“回过头看,有太多的老师影响了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成长路上的良师,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藏。

六.致学弟学妹

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保持真诚、善良、礼貌、友好、坚强、独立、无愧于心。

人生是旷野,前路坦途,不要急功近利,生活有很多美好和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事事都去权衡利弊,功利性太强会让你日子过得不开心。

有空多参加志愿活动,去奉献的过程找寻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做一个有爱心的、对他人有用的人。

慢半拍,不要放大痛苦。不用和别人比,自己和自己比。同样,他人之得非你之失,他人之失非你之得。

你不需要很厉害才能开始,但你需要开始才能很厉害。祝愿大家生活充实,学业顺利!